广西资讯网

中国在东海动摇美日同盟 台斥巨资建设西太军事

  引言

  如果知识就是力量,那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台湾有更佳的地位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与安全事务的进程。台湾地处东亚与西太平洋的中心战略地位,其在收集信息和监视地区事件方面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当然,台湾还有同时获得中国、日本、及英语世界的语言和文化能力。而且,台湾的技术实力及其与美国的独特关系使它能获得最先进的军事信息和通信技术。

  现在这一切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迫切想成为主要军事大国的政策,将试图以改变力量平衡的方式给地区和平和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尽管近年来台湾努力通过务实外交降低两岸和地区紧张局势,但中国一直拒绝放弃使用武力解决争端。台北的经验表明过去成功解决与日本和菲律宾这些民主国家海上争端的外交模式可能在中共领导人这儿行不通。为此,台湾一直采取措施加强自我防御,面对中共的持续胁迫显示出决心。

  中国雄心勃勃的军备计划可能快速削弱其周边诸多海上国家的防御立场,包括但不仅限于台湾(但没有哪个比得上台湾)。确实,北京已经清楚地表明,其军事建设最显著的战略动机就是在发生冲突时获得对台湾应用压倒性武力的能力,并使得外国干涉复杂化。与此同时,中国在东海和菲律宾海进行的活动可能会削弱美日、美韩同盟的信心,而且,中国正在咄咄逼人试图改变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在南海的现状。

  因为认识到海域感知对西太平洋军事性的重要性,台湾花巨资建设能持续跟踪中国在其周边海域上空、海上和水下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大量的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资产。尤其是,台湾的雷达和声呐网,可与监听站、卫星、无人机等其他信息来源协同工作,提供对所关注的敌对行动的征候和预警。与任何地方的政府决策者一样,台湾领导人十分重视提高能避免战略和战役层面突然袭击的警戒。但是,台湾面临的严重的国家安全挑战,极大地扩大了其所认为的信息需求。

  尽管单靠对中国部队、计划、意图的了解并不能确保成功吓阻战争或赢得某场战役,但它确实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华盛顿的领导人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领导人在对财政紧缩和战略不稳定时期未来部队进行评估之时,中国的国防部门已经在建设一支周边海上拒止部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今后,美国适应风险日增的战略环境的最有价资产就是其盟友。根据这一趋势,台湾监视其周边海域的能力如何?台湾在协防美国提升起海上行动的态势感知方面将扮演什么潜在角色? 还有什么可以做的?本文将对台湾的相关能力及其在未来美国领导的西太平洋联合海域感知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初步的评估。


  能力

  台湾的正式名称是“中华民国”,是一个依靠海洋维持安全和繁荣的贸易岛国。海域感知作为海军情报一个比较复杂的形式,对台湾的防御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海军将海域感知定义为“任何与海域相关的可能影响安全、经济或环境的有效认知”,海域感知对防止,或者,在必要时,挫败中国出其不意的两栖攻击或海上封锁都十分重要。这两种情形都构成了台湾军队可能面临的最严重的的军事局面。台湾国防部在2013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指出海洋领域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和提升监视、早期预警以及海上与空中情报收集能力。它突显出海域感知对台湾防御的重要性。但2013年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对目前台湾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透露太多。

  也许有关台湾海域感知能力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来源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分析人员的文章,他们中许多人一直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忧虑关注着台湾军队发展监视台湾海峡地区的基础设施。根据解放军的评估,台湾海军收集中国海上活动信息的网络具有密集、高韧性特点,其覆盖范围从日本海一直到南太平洋。台湾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大量的陆上、空中和海基雷达、信号情报平台、声呐阵列、人力情报以及图像情报资产。

  我们将通过解放军的相关文章以及其他来源逐一探讨这些海域感知能力,并解释它们如何与台湾整体的指挥、控制、通信、信息、情报、监视和侦察(C4ISR)系统进行整合。

  雷达。解放军分析人员写道,台湾海军有6个海岸雷达中队,下辖41个陆上雷达监测站,监视台湾周边海上和空中的交通情况。据认为其中20个雷达站位于台湾本岛,21个设在澎湖列岛和台湾周边的其他离岛上。据报道,一位解放军人士暗示这些台湾海军的雷达基地30个为短程、6个为中程、5个为远程雷达站,截止1999年,台湾共有约85-100部具有不同探测功率的雷达。台湾海军的雷达部队驻扎在较高地点以便使雷达的性能和探测范围最大化。其任务是监视海上目标,特别是在中国和台湾主航道上航行的中国军舰的活动。台湾海军也监视台湾海峡对岸的中国港口,并对中国海军的敌对行动提供早期预警,包括准备两栖攻击、封锁或导弹袭击。

  据台湾可靠消息人士称,台湾海军重要的几处雷达站位于:台湾北端的三芝;台湾苗栗三义乡火焰山(Huoyanshan)、高雄的寿山(Shoushan);嘉义县的阿里山、台东富冈(Fugang)港口附近的乌石鼻(Wushibi);小金门;位于南海的东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为提高战时雷达网的生存性,台湾海军部署了少量的路上移动雷达车,可能不到10个。但台湾海军计划近期大幅度增加移动雷达部队。如果静态雷达站被摧毁,这些雷达可以与海上舰艇交换跟踪信息。这是重要的进展,因为台湾海军的巡逻舰船严重依靠陆基雷达获得态势感知和超视距目标定位。据报道,台湾海军几个远程雷达站内还驻有台湾空军和海巡署人员,目的是为了方便和协调空中和海上联合雷达情报的收集。

  根据美国和中国的评估,台湾海军的陆基雷达是按照坚固的、冗余和交叉覆盖方式进行部署的,覆盖全频段的频谱,不容易受到干扰。除了这些陆基雷达外,还有水面舰艇和潜艇雷达作为补充,包括台湾的4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1艘巡洋舰、52艘快速攻击导弹艇以及2艘现代潜艇。此外,台湾还拥有6架E-2K预警和控制飞机、11架S-2T反潜和海上监视飞机、4架P-3C反潜海上监视飞机(预计2015年末还将装备8架)。尽管上述部队属于台湾空军司令部指挥,但台湾的预警和反潜战飞机也为台湾海军提供远程海上感知和情报信息。

  台湾海军的雷达部队还得到了台湾海巡署的支持,该署目前拥有78部监视雷达,侦测范围达到24海里( 44公里),可以跟踪200艘舰艇。海巡署的职责是监视1820公里的海岸线以及540,000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海巡署另装备有8艘大型巡逻舰艇,60艘小型巡逻艇。海巡署的海上舰队和海岸雷达目前正在升级。台湾计划海巡署未来部署更多重型装备的巡逻艇,并在沿岸57个站点装备114部新型雷达。此外,海巡署还计划装备6辆移动雷达车和11部港口安全雷达。

  战时台湾海军和海巡署将与台湾陆军海岸雷达和侦察部队进行协调。台湾陆军海上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对中国的两栖攻击发射远程火箭和其他致命性炮击。的解放军一位权威性人士透露说,台湾陆军共有150多辆路面移动海岸侦察车,以及数字不详的固定海岸哨所,这些哨所装备有电光图像传感器、夜视传感器以及视频监视系统。


  信号情报。台湾的信号情报能力使得它能全面收集中国在沿岸和台湾海域周围的海上活动的信息。台湾收集大量的中国卫星、军事无线电、计算机和防空雷达以及其他飞机、舰艇、潜艇上发出的通信电子信号。一位澳大利亚信号情报专家写到:

  “在探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号和电子活动方面,台湾没有对手。台湾还维持对台湾海峡、西太平洋重要地区以及南中国海地区广泛的电子情报探测。”

  分析家认为,台湾例外地对个别中国舰艇和潜艇的独特电子痕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进行归类,可能使得台湾有能力在突发事件期间迅速识别和定位敌军部队。解放军分析人士写道,台湾海军具有在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大量收集“技术情报”(或信号情报)的能力。据报道,台湾海军信号情报系统的任务是收集中国的战略、战术、政治和经济情报,由台湾海军的一个电子战中队指挥,该中队领导着7个重要的海军情报分队。

  解放军认为,许多台湾海军的信号情报单位都设在台湾海峡中的岛屿要塞上,这些地点包括东引(Tung-yin)、乌丘(Wu-ch’iu)、金门、 马公(Ma-kung)。据解放军的评估,台湾海军还在台湾海峡设有许多小型的信号情报收集分队,包括在马祖岛上以及东定(Dongding)和大担岛等小岛上的情报小分队,这些岛屿靠近中国沿海,属金门县管辖。据报道,台湾这些情报部队的装备能截获、解密和分析中国的海军无线电、电话和电缆传输信息,并能收集雷达信号上的电子情报。

  台湾的水面舰艇、潜艇、固定翼飞机以及螺旋桨飞机也可以进行海上信号情报收集工作。例如,台湾海军使用2架特别为电子战和信号情报收集而改装的S-70C黑鹰直升机。另外,台湾空军第20电子战大队的E-2K、C-130HE以及其他运输机也给台湾海军带来了好处,这些飞机都进行了特殊改装可以实施电子战和信号情报的收集。解放军海军的官方出版物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台湾的电子战系统包括一支“尖端的”军事黑客部队,在保护台湾系统的同时还能渗透和破坏解放军的计算机网络。

  解放军分析人士说,台湾海军有2个海军无线电测向站(DF),分布位于屏东和台中,与雷达和信号情报站合作识别和跟踪舰艇活动。根据解放军的评估,台湾海军的综合信号情报能力使它能够:(1)跟踪中国出入港口的舰船;(2)监视解放军海军的海上活动;(3)提前获得解放军海军的任务指令。该评估悲观地断言台湾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了台湾海军的作战能力。主要例证是反应时间大幅缩减。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他们的舰艇可以在5至30分钟内迅速离港。”解放军认为台湾海军的情报单位负责监视、收集、以及解密位于台湾300海里范围内的电磁信号。解放军还声称台湾的一些信号情报能力的截获范围可达740公里(400海里)。

  声呐。解放军一位权威人士称,台湾目前在本岛的周围有一条连锁的海底监听站,组成了一个海底声呐监视系统。但该人士没有提供系统的详情。2001年出版的中国官方媒体的一份报告宣称,台湾当时出现的海底声呐监视系统是台美联合计划的一部分。该报告指出,台湾海军的海底阵列会以台湾东北海岸的苏澳军港为中心,支线往北延伸到靠近钓鱼岛附近,向南越过巴士海峡一直到菲律宾。海底光缆网络的两端与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声呐相连接,以跟踪中国潜艇和水面舰艇航行通过第一岛链的活动。最近有关系统现状的详细情况没有见诸于中国媒体的报道和解放军的文献。台湾军方刊物一篇文章暗示该计划有可能已经被取消。尽管外界对台湾海军海底声呐监视系统的潜在能力知之甚少,但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一直在公开部署成百上千 的海底“海洋学传感器”,以监视地震和调查基隆和高雄附近某些海域的自然资源储量。这些传感器在中国对台湾进行封锁、台湾进行反潜战行动时将派上用场。 


  人力情报。台湾长期以来利用其与中国紧密的文化、语言和经济联系进行传统的人力情报收集,包括海军情报。西方分析人士聚焦中国对台湾的情报威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常常忽略了台湾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目标所取得的成功。一些中国消息人士暗示,台湾在中国的人力情报能力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在海上,台湾军队在靠近中国大陆的沿岸岛屿上部署了特种作战小组,包括两栖侦察“蛙人”。这些单位一直有秘密打入中国收集情报的传统。

  也许台湾首个被报道的海军人力情报成功案例发生在1962年。当时一名“深入敌后”的台湾特工获得的信息暴露苏联设计的快速攻击导弹艇正在上海建造。最近有报道说,台湾收集到解放军海军的核潜艇发展的情报并与日本共享。解放军海军官方出版物已经警告中国海军人员台湾的军事情报局(MIB)实施了一个代号为“先机(Xianji)”或“第一线基地”的计划,收集台湾对面的解放军军港、指挥与控制中心、通信中心等其他军事设施的早期预警情报。2014年10月,有报道说从2009年至2013年,台湾有40多名特工渗透到中国的党、军队和安全机构,涵盖15个省和市的地点。某些案例显然涉及以交换生为掩护的被派往台湾的中国情报官员,但后被台湾政府策反成为“双面间谍”。

  图像情报。台湾利用卫星、有人侦察机和无人机收集中国和台湾海峡地区的高分辨率的图像。据报道,台湾在美国的技术援助下,2001年开始在林口(Linkou)建造一个军事地面站接收卫星图像。据认为自2003年起,台湾的军队和情报机构已经有能力接收和处理国际商业卫星和台湾自产的遥感卫星近乎实时的高分辨力图像。台湾2004年发射的Formosat-2遥感卫星能继续提供高分辨力图像。但它已经运行多年,超过了设计的使用寿命,现在担心它未来可能随时失效。现在还不清楚台湾是否计划不久发射替代卫星。台湾空军拥有多架经过特别改装的能收集图像情报的F-16和F-5侦察战斗机。台湾海军已经部署了新型海上监视无人机,能够向移动指挥与控制车辆发送实时的加密图像。

  解放军分析人士的报告说台湾先进的中翔(Chung Shyang)无人机计划,包括在台湾海峡上空执行ISR和电子战任务的飞机。据认为,该飞机的早期机型飞行距离为500公里,滞空时间10小时。解放军的文章暗示,台湾正在形成的无人机能力集成了隐身技术,能打击沿海目标并收集情报。解放军空军的一份评估报告认为,台湾的无人机部队是机动的,使得他们具有很高的战场生存能力。而且,解放军空军的报告判断,台湾的军事无人机有能力实施短距起飞降落,抗敌人干扰,规避红外和雷达跟踪。

  无人机为台湾提供了众多优势,如,低采购成本、低操作和维护费用、低人力需求以及没有飞行员伤亡风险。更有甚者,无人机不需要台湾改变其组织架构或升级基础设施,这些都是“昂贵”计划所必须的。尽管还没有达到P-3C这样的作战价值,但台湾的无人机将大大提高台湾识别未知雷达接触点以及扩大台湾海上ISR巡逻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的能力。未来,台湾海军可能会寻求发展舰载无人机。

  不明机场的台湾海上巡逻无人机

  整合

  台湾面临的海上对手,不仅距离台湾岛很近,而且拥有几十艘潜艇,数百架战机、几千枚进攻性导弹以及上万枚水雷。因为解放军首个攻击性条令让这些武器人更加担心。因此,台湾政府重视建立早期预警系统以避免战略和战役层突然袭击。而整合全源信息十分关键。根据“博胜”计划,台湾海军海域感知能力将通过“大成”(Ta Cheng)系统联合,该系统是台湾自主研发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C3I)自动化网,让海军内部以及与其他兵种共享通用作战图像。

  解放军文章称大成是台湾在1980年代初建立了首个系统,设在台北台湾海军司令部作战中心内,将海军的ISR、指挥与控制、通信集成为单一联合系统。解放军认为“大成”系统接收和处理大量数据生成台湾周围海域的综合图像,包括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然后,通过共享相关情报将指令发送给地的部队。据报道大成系统的通信是通过备用的陆基和舰载网络传输,它们同样也使用海军的卫星通信。解放军分析人士认为“大成”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台湾空军的“强网”系统和陆军的“陆资”系统联网,共同组成一体的全国性的C4ISR系统,该系统中心设在“衡山”三军指挥中心,它位于台北市郊山洞的隧道内。

  解放军分析人士在2000年代中期将台湾军队的C3I系统描述为“世界级的”,称其“通信干线是复杂的,多维的…高密度的,布局完善、有备用性,生存性强;具有强大保障能力的通信网络。”

  解放军分析人士用下列词语来描述该项目的初期设计阶段:

  “台湾使用了伪装、隐藏、欺骗;分散;高度备用性;频繁的路由变化以及其他措施。他们建立了战时地下指挥中心,包括主要的基地,三军战时后备基地,以及防空网;他们还进行强化和伪装。他们的保护能力大幅提升。”

  台湾海军目前正根据Syun An计划规划一个更先进的系统逐步取代日益老化的大成系统,但细节尚未公开。新架构可能需要5至10年时间集成到每个单位和平台,但过渡正在进行之中。Syun An计划有多个关联和分发中心,比大成系统更具分布性,因此,生存能力更强。它还能更及时交换信息,生产更近乎实时的通用作战图像。解放军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台湾海军C3I系统的发展将重视持续的强化和弹性,尤其注重进一步发展卫星通信、早期预警、监视和电子战能力以及改进的反潜战能力。解放军近来有关台湾C4ISR基础设施的文章继续表达了对台湾军队这一领域能力的担心和敬意。美国分析人士也对台湾的C4ISR系统赞誉有加,称“除了美国之外,台湾有全世界最好的通用战术图像。”


  区域角色

  对于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中的海上部分,台湾可扮演极重要却多半被忽略的角色。首先,身为美国重要的安全伙伴,台湾可提供太平洋司令部重要的征候与预警信息。第二,台湾的海军、空军、陆军、以及海巡,可与美国及其它西太平洋友好国家之相关单位合作,创造海域通用作战图像。第三,台湾可改善响应自然灾害及其它危机时与美军共同行动的能力。以下简要探讨这三点。

  征候与预警。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对台湾、或其主要安全伙伴美国进行攻击时,台湾可提供预警,或告警攻击可能处于动员准备状态,这正是台湾军队所有信息收集平台的首要工作。在和平时期,征候与预警对于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奇袭之优势至为重要。过去二十年的案例反复证明,征候与预警信息,在发生危机或有限冲突时,对提供攻击即将开始或武装冲突强度升级的战略警告特别重要。台湾所提供 的及时、可靠的征候与预警,大大有助于决策,让领导层能采取适当措施,从提高战备等级到启动应变计划等。

  从台湾的雷达与声纳系统获得中国海军活动信息,可与从其它来源收集到的信息结合,作为台湾与美国决策者的行动基础。台湾所具有的多项海域感知能力,能帮助收集重要的征候与预警信息。然而,台湾的能力是否与美国海军及其它西太平洋联盟的系统连结和整合作,有关信息还不清楚。

  通用作战图像。美国国防部将共同作战图像定义为“由一个以上司令部共享的一致展示的相关信息,它可以促进协同计划,让所有指挥层级实现态势感知。” 台湾将扮演重要角色,可协助美国及其它诸如日本与韩国等友好的海上国家,生成改进的海域通用作战图像,包括西太平洋的空中与太空领域。台湾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可大幅提升美国与其他盟国在台湾海峡及南海的战场觉知,美国及其盟国在这些地区的能力受到距离与基地位置的限制。作为回报,台湾可以接收源自美国与其它盟国的信息。目前交换近乎实时数据的军事战术信息交流网络的大多数硬件都已到位,例如Link 16数据链。但是,虽然由于有共享设备,台湾在技术上有能力与美军及盟军进行协同行动,但在人力“软件”方面仍存在重大缺陷,削弱了实际的互通性。

  互通性。美国国防部把互通性定义为:(1)“有能力协同执行指定任务”;(2)“电子通讯系统或电子通讯设备的状况良好,信息或军种之间可直接交换并让他们和用户感到满意。”台湾与美国可能已经做到了第二项定义,但为响应自然灾害或其他危机,他们将需要为实施协同行动的条件而努力,因为满足前一项定义所需的条件还未达成。如果太平洋司令部能邀请台湾海军与空军参与双边及多边空中与海上行动,则更能和台湾军方协同执行指定任务。

  为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或其它危机发生时的互通性,太平洋司令部应开始对台湾进行港口访问。它也应增进双边学术交流,派遣美国军方人员到台湾军事院校接受学位教育。台湾军方在支持美国主导的灾难救助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2013年11月的“海燕”台风造成菲律宾部分地区严重灾害,台湾率先响应并抵达当地。但是,有关提升美国、台湾以及其它盟国之间潜在和持续的互通性能力,还有许多可以做且应该做的,将在下面章节探讨。

  建议

  以下建议有关提升美台双边军事及安全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西太平洋海域的相互合作。鉴于北京满怀雄心勃勃的政治与军事目标,且在其周边制造了越来越不稳定的环境,因此,本地区具有共同防卫利益的海上国家,必须继续推进彼此的安全伙伴关系。历史上台海三次重大危机(还有几次规模较小者)的结果证明美国在吓阻或限制中国对台侵略上扮演关键角色。同样,台湾对美国而言,是其在适应西太平洋风险日增的海洋环境时最重要、但却未被好好运用的唯一资产。美国唯有与台湾之类盟友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地响应亚洲日渐增加的潜在自然和人为灾害。

  台湾近年来为减缓两岸紧张态势和地区海上争端做出了很多贡献。马英九“总统”的东海和平倡议,特别是与日本的台日渔业协议代表了该区域海洋外交的里程碑。然而,北京拒绝放弃使用武力解决争端,中国入侵台湾的威胁持续出现。例如,2014年8月,解放军情报收集飞机在同一天四度跨越台湾海峡中线。为响应持续恶化的安全环境,台湾展现出其将提升自我防卫的能力。两个重要事例是台北近期宣布启动自主建造防御潜舰计划和增加导弹防御计划的支出。台湾的这两项兼具外交和军事性质的行动均需要美国决策者的强力支持。

  诚然,台湾重要的地理位置,让其一直很自然地成为美国政府的盟友。此外,台湾的自由民主对地区安全亦扮演积极的角色。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反映在亚洲再平衡政策上,美台之间的军事交流一直在持续增加。举例来说,预计2014年美国访台的军方人员将达到3000人次,比上一年增加好几百人次。为数众多的美国军方人员参与了大约300项双边计划,这些计划协助台湾进一步发展高度专业化的军事技能。但尽管美台防卫和安全关系已经是世界上最紧密的关系之一,但仍不够强大,有许多可改进、且应改进的空间。我们的建议是:

  1、将台湾的海域感知能力整合到提供共享征候与预警以及地区态势感知的联合基础设施中,将符合美国的利益。这包括在适当与必要情况下,交换所有来自雷达与声纳的数据、以及信号、特工和影像情报。然而,美国与台湾军方均应该继续维持各自独立收集情报的能力。这将确保系统内建设了备用性,以便在危机时,没有任何一方会因另一方的政治变化而受到严重影响。

  2、美台应继续合作发展共享通用作战图像的能力,在危机或冲突发生时,能让彼此能以联盟伙伴方式无缝合作。虽然目前所需设备似乎都已到位,例如共享的数字数据链,但人员“软件”不足的严重挑战仍存在。这些挑战唯有通过增进政府与政府、军方与军方、人员与人员的接触才能克服。

  3、华盛顿不应为了安抚或“重申保证”北京的共产党领导人而继续孤立台湾,不让其参加双边及多边的演习及安全行动。事实上,这样的政策损害了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利益。美国海军舰艇应访问台湾的港口,美国国防部应邀请台湾参加环太平洋演习、及其它海空作战活动。否则华盛顿继续这种损害其长期战略的政策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4、如果已经突发事件发生,美国已经制定了与台湾军队协同行动的计划。为确保这些计划能成功执行,美军两星级以上的具有很多联合作战经验的军事将领,应定期访问台湾的同行,以亲自了解西太平洋战场。没有人比台湾还更了解当地地形。

  5、作为进一步建立信任与互通性能力,太平洋司令部应该扩大并深化与台湾之军事交流,将之作为“亚洲再平衡”政策的一部分。台湾应重新成为中文与中国文化的人员训练中心。台湾的国防大学与其它专业军事教育机构,都应该成为美国军官与文职人员研究区域安全事务的场所。

  6、美国政府应确保台湾最先进的早期预警雷达系统的软件得到适度能力,以便让台湾能具备海洋、空中、及太空的追踪能力。这将让台湾在共同监控中国的军舰与飞机、弹道弹道导弹与太空垃圾,以及海洋监视卫星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7、美国应加强与台湾在海底综合监测系统方面的关系。联合海底声纳监视SOSUS系统应可作为西太平洋所有灾害态势感知网络的重要组成,该网络可监测地震、海啸、非法运输、敌方水面船舰(包括布雷舰)、以及潜舰。

  8、华盛顿应向台湾及美国国防工业清楚表明其希望批准美国工业参与台湾自制防御潜舰计划的许可。除了从事反潜与反水面作战任务之外,潜舰还是综合情报架构的重要部分。新柴电动力潜舰对于台湾的战略益处与其作为联盟行动的一部分,可执行任务的范围,值得美国全力支持,不论台湾决定想获取哪种类型的潜舰。

此文由 广西资讯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地址:http://www.krqzj.com/zixun/NLeEEd.html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