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讯网

对当今中国主体意识群体的分析

原标题:对当今中国主体意识群体的分析

编者按:主体意识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不同社会形态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意识本质以及建立历史主体意识的路径。我国目前需要消除前现代和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障碍,实现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的良性互动建构。中国社会不同群体的主体意识表现出差异和不平衡性,需要以先进生产方式为内核构建新型社会关系,使社会成员在个体主体意识基础上,增强与社会主体意识辩证结合的自觉性;通过“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处理,逐渐消除“他者”现象,使历史的真正主体——人民形成历史主体意识。

社会主体意识状况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标志,一个社会缺乏主体意识,会严重迟滞社会发展进步;错误的主体意识,会造成社会内耗和紊乱,正确的历史主体意识则会极大地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朝正确方向发展。考察当今中国社会的主体意识状况,笔者认为,需要消除无主体意识论、前现代和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发展与当代中国当下实践紧密结合的主体意识。

一、主体意识及其发展

主体意识是人在实践中自觉地认识和运用规律,处理与自然、他人和社会关系,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的意识。它包括对规律的认识和在特定价值观指引下自觉运用规律满足需要两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让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具有了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可分为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对主体意识的正确认识必须基于个体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规律。主体意识还可分为真主体意识和伪主体意识。前者指与主体社会地位相符的意识,后者指与主体社会地位不相符的意识。两者不同的原因关键在于意识形态的不同。

原始社会的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浑然一体,产生了主体意识的萌芽,具有群体意识和局限于族群的有限个体意识。原始社会内部没有分裂为阶级,他们自己形成意识的整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个体意识迅速发展,滋生出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的矛盾。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个体意识比原始社会有所增强,但仍缺乏主体意识。个体意识是在披着宗教或伦理外衣的意识形态窠臼中发挥作用,个体性被遏制。与此同时,统治阶级核心层掌握着秘而不宣的统治“秘诀”。其他社会成员中的少数人可能识破这种“秘诀”,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前现代社会依托血缘和暴力建立人身依附关系,其主体意识是整体性的。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特征在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种建立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人的相对独立性的社会交往方式,打破了基于血缘和身份等级而形成的现代个体主体意识,在形式上形成了个体自我,并通过契约和权利让渡形成群体和社会意识。但这种主体意识是资产阶级建立的意识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伪主体性。但其毕竟在形式上建立了个体和社会主体意识,比前现代社会主体意识有了质的跃升。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之初的人本主义主体意识带有类的抽象性,具有启蒙作用。后来的人本主义从个体角度理解人,如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出现了“小他者”和“大他者”之说。这是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分离、矛盾的体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解构了前现代整体意识,为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个体实质上又受到物役。这使得个体在精神上感到既自主又孤独,导致社会意识成为体现“丛林法则”的整体性自私。虽然认识到了“他者”的异己性,但对“他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对主体意识的认识和发展能够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指出了意识的本质及其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指出实践是主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基础;回答了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穿了意识形态的伪相,指出了建立真正历史主体意识的路径,即通过社会关系变革,实现个体主体意识(小我)和社会主体意识(大我)的良性互动,使两者辩证统一为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从而走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强调: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塑造自身和对自身的认识。特定思想意识是“他”还是“我”由具体、历史、现实的社会关系所决定。无论个体主体意识还是社会主体意识都存在“意识之前”的决定条件。前现代社会不存在现代的“我”和“他者”出场的可能性,进入现代社会后“我”和“他者”才有可能出现。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真我,拉康认为无意识是“他者”,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通过内外互动建构而成,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都由社会关系决定。主体意识是由社会关系发展特定阶段具体情况和人的辩证批判意识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主体意识发展的逻辑脉络可以描述为:无个体的社会主体意识萌芽(原始社会)—无个体的伪社会主体意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有个体有社会的异化“他者”主体意识(资本主义社会)—先进主体意识领导的混合主体意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辩证统一的真正“我”主体意识(自由人联合体)。

纵观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主体意识状况,需要分析社会生产方式及上层建筑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全球看,当今人类社会主流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上仍有残存的前现代生产方式,但大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附庸。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20世纪诞生后历经波折,已找到一条扬弃资本主义的道路,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与之相对应,上层建筑领域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主流、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仍存在,但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不断发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资本逻辑操纵的“他者”,虽然其在世界上处于主流和强势地位,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其模式弊端和虚伪性深刻暴露。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意识形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统治地位,其余资本主义国家及正进行现代转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前现代思想意识混杂,而这两种伪主体意识出现合流,表现出更强的腐朽性,并在发展中国家非常多见。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形成新的历史主体意识。但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起点低,主体意识原本薄弱。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整体意识和前现代整体意识的嫁接重合,偏离了历史主体意识,导致社会主义主体意识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大都走上了改革道路,但都面临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和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侵蚀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后,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意识领导地位,同时个体主体意识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觉醒。但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侵蚀及两者的合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生,集体意识有所下滑。我们需要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各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状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揭示主体意识规律,创造条件消除无主体意识和伪主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

二、中国主要社会群体的主体意识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的经济成分的并存,决定了主体意识性质和层次的不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主体意识表现出复杂特征和不平衡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前现代交往方式惯性强大,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基础薄弱。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尤其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中国这种对资本主义进行扬弃的发展模式符合历史辩证法,但在过程中需要处理和应对私有资本逻辑的侵蚀。这也使得当今中国社会主体意识的情况非常复杂,缺乏主体意识、无个体伪社会主体意识、有个体的异化主体意识、个体和社会真正的主体意识多种情况并存。

——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占社会大多数,他们是真正的历史主体,但其主体意识的自觉性、明晰性、系统性较弱,往往存在很大自发性、直观性,主体意识成熟程度也参差不齐,不同个体在不同问题上表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普通劳动者处于生产实践最前沿,处于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之中,具体职业和劳动过程中的位置也有差别,如工人和农民、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高级技工和普通工人、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劳动者都有差异。这些普通劳动者主体意识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他们就是人民和历史的主体,处于时代发展激流的最前沿,对时代变化体会最深,容易形成朴素的历史主体意识。随着社会进步,他们的整体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且日益频繁深入地参与现代交往方式,促进了其主体意识的形成。不利条件是他们大多数不从事思想意识领域工作,所以其形成或接受的思想意识往往是碎片化的,方式往往是自发和被动的。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分辨力不强,更多关注与自身直接相关的短期问题,对社会中长期问题的认识需要引导。普通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这是他们形成历史主体意识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随着社会进步,他们终将形成历史主体意识,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他们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否曲折,但前途必定光明,因为历史主体意识原本就是属于他们的意识。

——新的社会阶层。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他们的主体意识整体上强于普通劳动者,但主要是个体主体意识,这种个体主体意识容易走向极端。相应的,他们的社会主体意识相对弱一些。其所在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他们属于人民范畴。这个群体中有形成历史主体意识的先进分子,但其所处的社会关系性质,决定了其思想意识易受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资本控制国计民生的倾向、官商勾结在这个群体中滋生的风险更高。

——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知识分子在整体上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其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主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是社会精神生产者和脑力劳动者,往往扮演社会精神、文化灵魂、伦理价值导向和道德良知的角色。知识分子群体是哲学人文思想和自然、社会科学的研究传播者,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更强。新中国建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党的领导下,知识分子明确了自身历史定位,积极为人民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主体意识虽然强,但对其性质和内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专业知识分子在主体意识上有一定差异。改革开放之后一个时期,我国知识界出现了某些照搬和盲目崇拜西方思想学术的问题。近年来,国外思想理论范式不断被介绍到国内,个别教育机构在使用西方教材时鉴别批判不足,少数知识分子成为私有资本的代言人。这说明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侵蚀到了知识分子群体。这不利于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由于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从事教育事业,这种错误的主体意识有可能产生更大不良影响。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知识界处于领导地位,但除了少数专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外,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情况并不乐观,存在这样几种情况:有的拿马克思主义装点门面,实质内容和马克思主义没有关系;有的把马克思主义抛在一边,直接阐释科学性低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有的直接或间接反对、曲解、丑化马克思主义。这些既导致知识分子不能形成正确主体意识,而且由于其精神生产职能和“专家”身份,会产生误导。

——关键少数:政策制定者、媒体。政策制定者主要是党政干部。他们对于中国社会主体意识问题的意义和作用极为重要,因为他们处于领导地位。我国政策制定者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决定了其有条件并应自觉形成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但也存在少数腐化堕落分子,他们或者被前现代伪主体意识俘虏,产生官僚主义专制作风,任人唯亲、以权压法。有的被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俘虏,存在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搞权钱、权色交易。这两者还有可能结合。我国政策制定者的主体意识所存在的风险主要是主体意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路线,缺乏民主作风,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代表,或者无法摆脱人身依附性。这和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有关。而改革开放之后,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对政策制定者同样产生了负面影响。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来说,政策制定者关键是要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站在人民代表者的立场,增强创造性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能力。

媒体是另一个关键少数,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体现者。传媒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和阵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媒体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主旋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简单地照搬照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缺乏深入理解领悟,缺乏创造性转化的能力,使实际教育效果浮在表面。虽然导向正确,但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不够。二是泛商品化现象。如为了博取眼球和收视率,受资本绑架,作品内容低俗、媚俗。媒体对所有社会成员产生着影响,应成为塑造主体性意识的阵地,加强对于社会主体意识的引导。三是不少传媒作品中前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比重过大又缺少分析鉴别,在客观上不利于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的清除,这也是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三、前现代和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是真正历史主体意识形成发展的障碍

一个社会的主体意识情况其实非常复杂,并非铁板一块。认为社会意识是统一均质的,这是需要批判的想当然。其实社会中往往存在不同性质的思想意识,各种思想意识都有其生产方式基础。不少社会意识以潜规则、非主流的形式存在。特定思想意识要成为主流,必须使其植根的生产方式成为主流。人是成为“他者”的俘虏还是创生出“我”,取决于其所置身的社会关系及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如果没有辩证批判意识,人可能会成为“他者”的俘虏,如果具备了辩证批判意识,人有可能在社会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创生出“我”来。人类意识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实践从“他者”走向“我”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能够自觉创生“我”的主体越来越多,在从无意识到“他者”意识,再向“我”意识的转化过程中,人逐渐成为历史发展进程的自觉主体。今天中国社会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发展需要清除两个障碍:一是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二是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

在笔者看来,目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这是人身依附型社会的产物,在当代又衍生出其变种。人身依附性的载体除了血缘关系外,还有上下级关系、学缘关系、朋友关系及其他人情关系,滋生出当代的人身依附性。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强化专制性、封建性、等级制等人身依附性旧交往方式,排斥阻碍现代交往方式的形成,对社会各领域法治及规则有腐蚀作用,使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受到干扰,不利于现代社会交往秩序、现代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形成,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信力下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实现。它不但和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格格不入,而且和现代社会交往方式也不兼容。这种思想意识残余有各种具体表现,如官本位、独断专制、以人治破坏法治、非理性个人崇拜、缺少独立人格等。当下必须注意这种思想意识残余借复兴传统文化之机死灰复燃;警惕其借社会主义之名,行前现代之实。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家长制作风,会给这种前现代思想意识提供死灰复燃的机会,导致民主集中制双向互动变成单向支配,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损失,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

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是主力,对外开放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被完全封闭在国门之外,于是,我国社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出现了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社会成员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不等于主体意识的觉醒,而片面极端的个体主体意识将带来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这些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金钱为价值和意义的拜金主义、将个人和集体关系割裂对立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贪图享受过度消费的享乐主义、妄图一夜成名暴富的投机心态、将手中权力视为商品待价而沽的权力寻租、少数掌权者利用改革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私有资本试图控制和威胁公有制主体地位、泛商品化现象等。

个体主体意识的确立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分离为前提,这既可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在更高层次上统一的中介,也可能是特殊性的恶性膨胀并吞噬普遍性。一个社会如果一味停滞于个体主体意识阶段,就可能引起生活秩序混乱与腐败现象滋生。它既可以使人从人身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又可能造就自私自利、刚愎自用;既能激发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又可能激发个人野心和侵掠性。不能与社会主体意识良性协动的个体主体意识,带有盲目性与任性。众多主体盲目任性的碰撞和抵消会导致社会主体地位的丧失。

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动摇了公有制经济领导地位、私有资本逻辑的渗透威胁到四项基本原则、权力寻租现象造成严重政治腐败、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泛商品化毒害了社会风气、拜金主义带来价值和意义的缺失、享乐主义滋长不劳而获甚至通过非法手段谋利的思想严重危害价值的源泉——劳动,危害社会稳定。一句话,损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侵蚀了社会主义的基础,甚至有滑向资本主义的危险。改革开放前,我国曾出现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现实生产力水平脱节,这应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改革开放后,因为社会主义对市场机制的驾驭需要一个过程,其间容易出现偏差以及不正确的消费和生活观念,这也应引起高度重视,需着重消除前现代生产方式及其思想意识残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侵蚀以及两者的结合。

四、当今中国各社会群体主体意识的培育和引导

改变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变革现实社会关系。马克思不但揭示了思想意识的社会历史基础,还指出改变思想意识的根本办法是改变现实社会关系。主体意识问题的本质是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体实践与社会历史实践的关系。社会主体意识发展的逻辑可称为“大写逻辑”,个体主体意识发展的逻辑可称为“小写逻辑”。两种逻辑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历史实践与个体实践的关系。大量个体“小写逻辑”的博弈建构逐渐形成社会“大写逻辑”。两种逻辑的关系是辨证、贯通、互动的。主体意识的“有”、“无”,“我”、“他”由具体、历史、现实的社会关系和辩证批判意识所决定。比如拉康、齐泽克所描述的“他者”对主体的取代,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这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交往方式造成的。

但问题不止于此,因为人有对“他者”进行扬弃的可能性。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新型社会关系并使主体形成自觉批判意识,其内核是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可能实现这个转变,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和超越。虽然社会主义的精神生产仍带有阶级性,但不是旧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超越,有可能将“他者”转变为“我”,建构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使“他者”转化为“我”,以“大我”—“小我”的互动建构关系取代“大他者”—“小他者”的互动建构关系。社会主义的使命之一是逐渐消除“他者”现象,使历史的真正主体——人民形成历史主体意识。

(一)当今中国社会历史主体意识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可以找到形成真正历史主体意识的路径。关键是使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先进阶级形成历史主体意识,发挥领导作用,构建从生产方式到上层建筑的社会历史实践集团,逐一解决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真正弄清历史主体意识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关系的发展进步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首先,站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培育主体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主体意识。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是站在先进生产方式立场上,或站在为先进生产方式的形成扫清障碍、促其优化发展的立场上,培育个体主体意识小我,并为社会主体意识大我创造条件,形成两者良性互动建构的关系。主要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领导地位,同时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主体意识规律、揭露和清除伪主体意识、引导形成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三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现代社会生产交往方式的形成发展,将前现代思想意识残余逐渐排挤涤荡掉;通过揭示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揭露资本主义伪主体性;通过创新探索建构社会主义真正的历史主体意识,形成真正的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及二者的良性互动建构。

其次,清除前现代和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两个障碍。我国现已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为什么还有人身依附性思想意识存在?说明现实社会关系中依旧存在变换了形式的社会关系基础。需要甄别、研究现有社会交往关系中哪些仍带有人身依附性。对前现代思想意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种进行剖析,指出其本质和危害性,即使其披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的外衣,关键是消除其存在的根本条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交往方式,将隐藏的前现代交往方式涤荡出历史舞台。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文化产业和影视传媒产品内容的导向性。

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根本问题不是市场机制,而是私有制。市场机制是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根据生产力发展需要,我国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在结合中驾驭的方式,让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其中的关键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这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效益和公平的真正结合,使社会生产围绕社会需要运转,而不是围绕私人资本运转。应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着力加强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权,通过制度设计防止公有制资产所有权被支配权架空,防止私有资本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侵蚀。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意识领导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从而既消除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根源,又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相匹配的思想意识。

剖析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金钱只是一般等价物,是劳动价值的体现,是满足需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和意义本身;需指出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性,以及个人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既鼓励合理消费,又说明过度消费对个人对社会经济平衡的负面影响;通过社会分配制度改革消除严重的分配失衡现象;通过加强制度监管消除权力寻租和侵吞国有资产以及泛商品化意识和现象;对私有资本加强领导,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公有资本优势的发挥和领导权的保持,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相互配合下,实现社会主义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说,当前对于前现代和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的解决,需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交往方式,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生产交往方式领导其他现代生产交往方式及其思想意识,涤荡前现代交往方式及其思想意识;以社会主义生产交往方式及其思想意识制约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在根本上形成先进主体意识对落后主体意识此消彼长的态势。

(二)当今中国各社会群体主体意识的培育和引导

根据中国社会的结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社会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发展路径要从作为关键少数的决策者和传媒群体抓起,同时,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和新社会阶层也需要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的教育和引导。

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可以更好地发挥能动的反作用。作为社会关键少数的政策制定者和传媒群体,对社会发展起着顶层设计、方向导航以及创造条件的作用。对于决策者群体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教育。我国各领域、各部门单位的决策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党的领导下,已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这为中国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实践基础。同时我国决策机制的统筹力、动员力和执行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可以统一组织学习、研究,并有步骤地推进,这是我们的优势。国家决策者群体历史主体意识的形成,应当在党的领导下,系统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问题意识,研究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把握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明确自身作为真正历史主体——人民代表的身份定位。提高站立潮头引领潮流的历史主体意识,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干群互动中,既发挥自身领导教育作用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历史主体意识,又建立自身主体意识;通过整风和制度监督等办法,着力解决决策者照搬照转、缺少扎实推进落实、缺少结合和具体化的问题;解决用个体主体意识绑架人民群众主体意识,讲集中而不讲民主的问题;解决搞权力寻租,成为私有资本的代言人的问题。

作为关键少数的传媒群体,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精髓,尤其是精神生产本质、地位、作用和意义的相关内容;加强党对传媒工作的领导,让传媒人在具体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历史主体意识,弘扬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辩证统一的历史主体意识,揭露伪主体意识的表现、本质和根源。批判极端个人主义伪主体意识、泯灭个体的伪主体意识,将前现代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批判重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以理性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科学真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以感性形式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作品。通过结合和具体化消除贴标签和照搬照转问题,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消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兼顾的错误观点,生产更多有味道有营养的精神产品,剔除精神毒品,通过传媒领域制度机制,保障上述原则真正实现。

强化知识分子群体在历史主体意识形成方面的作用。对于知识分子群体,主要的不是缺少主体意识的问题,而是缺少正确的主体意识的问题。知识分子群体不应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社会主义“有机知识分子”群体。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影响力,使之自觉认同并接受它,进一步与科学研究和传播相结合。但必须注意防止庸俗化、标签化或简单地用行政方式推行,应当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采取符合思想意识发展规律的方式。知识分子的研究方向分布于各领域,关键的是在认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为社会提供先进精神产品,让知识分子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精髓及其先进性,自觉意识到精神生产的本质、作用和意义。自觉形成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辩证统一的历史主体意识,深刻认识伪主体意识的表现、本质和根源,消除极端个人伪主体意识和伪社会主体意识。知识分子不但要自己解决好主体意识问题,还要教育社会其他成员解决好主体意识问题。

对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群体,加强教育和引导,让真正的历史主体形成本应属于他们的历史主体意识。但这种教育必须注意内容和方式方法。灌输的方式有其必要性,但随着社会成员素质的提升,更多的应采取说理的方式,用喜闻乐见、符合精神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教育。对于新社会阶层,需要发挥这个群体中的党员和先进分子的导向引领作用,消除以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为标志的伪个体主体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其深刻认识私有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历史性;教育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与社会主义同向同行。

社会主义社会应引导个体主体意识向社会主体意识升华,让社会主体意识为个体主体意识的优化创造条件。形成两者良性互动建构的核心,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这有赖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当下,必须注意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社会成员在个体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增强历史使命担当意识,以及与社会主体意识辩证结合的自觉性。应通过“他者”与“我”、“小我”和“大我”的辩证关系处理,逐渐消除“他者”现象,使历史的真正主体——人民形成历史主体性和主体意识。

(作者:陈鹏,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此文由 广西资讯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地址:http://www.krqzj.com/zixun/9724.html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