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讯网

东莞松山湖实施八大计划 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创新驱动看广东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作为广东东莞这座制造业名城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一直被外界寄予厚望。近年来,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松山湖能否成为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引擎,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见成效

自2001年成立以来,按照建设东莞“科学发展示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的定位,松山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产业聚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3年,松山湖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积极推进市场优质中介招商、境外驻点招商和基金公司捆绑招商,全年共与285家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协议投资总额183.4亿元,其中包括记忆科技、大疆科技、红珊瑚药业等总部型或行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松山湖也取得新突破,华为二期、中科科技等13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5.5亿元,成功推动科旺、长盈、远峰等16个项目竣工,中国电子、宇龙研发、创意谷等21个项目全部动工。

目前,松山湖已拥有华为、联胜科技、中集集团、宇龙通信、易事特等1000余个优质项目,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拥有19家创新科研平台,2家国家级孵化器。2013年,松山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543件和1523件,分别同比增长38.78%和20.59%。

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松山湖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新发展,汇聚了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人才,2013年,成功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汪滔的大疆创新科技团队,东莞国富孵化器公司、由剑桥大学熊卡博士为带头人的诺维新材料团队,光纤广域监控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创新团队,东阳光科研团队及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团队,累计引进广东省科研创新团队15个,占广东总数近20%,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0名。

松山湖之所以会受到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人才青睐,与松山湖科技创新氛围及全方位的政府服务分不开。随着高新技术企业不断进驻,松山湖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出台“松湖十八条”科技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扬帆起航”等4个配套实施办法,积极帮扶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解决融资难题。

松山湖探索设立新型金融机构,支持东莞银行、浦发银行、广东南粤银行在松山湖设立科技支行;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推动VC和PE发展。出资设立了5个引导基金,累计引进28家股权投资机构,成为东莞股权投资基金最集中的地区;引导金融服务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设立5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专门用于补偿金融机构开展贷款投放、贷款担保、融资型保险等科技金融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易事特1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百大新能源公司等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实现建园以来自身培育企业资本市场上市零的突破。

四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2013年,是松山湖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改革创新年,松山湖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快速推进各项工作,建设成效显著。

大学创新城通过集聚国内知名高校优势科系和重点项目的创新资源,发展科技服务业和创新服务业,促进科技资本、金融资本、土地资本的融合发展,将打造成东莞新一轮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去年,创新城成立了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主体,并于9月已经正式动工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引进了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等5家大学研究院。其中,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分别已孵化3家和4家企业,并都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

台湾高科技园是广东省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省重大平台,聚焦生物技术产业和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五个共同”开发模式,力争实现“五个集聚”,即政策集聚、高新技术集聚、高端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和优质精品集聚。2013年,台湾高科技园全面推进育成中心二期、生技大厦、人才公寓、市食药检测中心、台商俱乐部等多个项目,已完成30余项工程,累计引进联胜科技、合泰半导体、晶宏半导体等优质项目60余个,协议引资额达170亿元。

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是广东省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聚集区,基地以生物医药为主体,重点发展新药及生物仿制药、先进医疗器械与设备、基因产业、中药研发、健康产业及生物服务业等。2013年,基地引进红珊瑚药业等22个生物技术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额约43.53亿元。为促进莞台合作,基地全面启动重磅项目“莞榕计划”,由广东省政府顾问、联电集团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先生牵头,组成转移平台公司,协助引进台湾优秀生物技术企业落户发展,快速将基地打造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创新生技产业集群和全国知名“药港”。

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是广东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大平台,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水处理技术国际创新园”,将采取产业集聚型的发展模式,推动中外合作示范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专业孵化服务,开创可以复制的商业开发模式,打造东莞科技金融和产业融合的样板园区。产业园首期以水处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切入点,去年,已投入1.2亿元建设资金,全面启动一期开发建设,并积极推进中以合作项目对接,已经引进了中以联合知识创新中心和以色列国家水务集团等18个以色列入园项目。

八大计划提升松山湖综合排名

2012年,东莞市政府颁布《关于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力争到2016年,完成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基础性工作。到2020年,建设成高端人才荟萃、创新创业活跃、产业集群发达、新兴业态兴旺的科技创新之城,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松山湖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

在新的发展时期,松山湖将以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和莞惠深区域创新体系战略枢纽为定位,力争至2016年,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提升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与东莞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地位相匹配。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接下来,松山湖将实施创新型企业打造计划、校地合作改革推进计划、金融工具箱打造计划、孵化器能力提升计划、科技政策优化计划、科技行政体系再造计划、“一区多园”联动战略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计划等八大计划。

通过实施创新型企业打造计划,松山湖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推动创新型企业在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方面提高水平,引导创新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培养科技创新团队。

通过实施校地合作改革推进计划,松山湖将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平台面向市场开展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现有公共创新平台管理运作机制、投融资机制等改革创新等。

通过实施金融工具箱打造计划,松山湖将支持商业银行在园区设立新的科技支行;借助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发展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保证担保为主要金融工具;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机构,推动更多创投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落户高新区;鼓励孵化机构以“孵化+创投”的模式,与民间社会资本以“联合投资”的方式,打造孵化基金和种子基金等科技金融工具;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力度,支持主营业务突出、成长性好的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

通过实施孵化器能力提升计划,松山湖将加快大学创新城、台湾高科技园、两岸生物技术合作基地、中以国际科技产业园四大平台发展。加快创新城基础配套建设,加快完善运营机制,加快组建运营主体,努力促成首批进入创新城的创新科研平台早出成效、多出成效,尽快打造成为全国校地合作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台湾高科技园及两岸生物技术合作基地5—10年发展规划,加快载体和配套建设,加大重大项目招商力度,尽快打造成为粤台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快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与以色列在科技合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的合作,积极争取一批优质项目尽快落户。

通过实施科技政策优化计划,松山湖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减少财政资金直接扶持项目的比重,尽可能通过财政、金融、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撬动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新,解决资金链、项目链、创新链相匹配和对接的问题。

通过实施科技行政体系再造计划,松山湖将探索“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设置,优化松山湖各行政部门职能。采用公司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通过实施“一区多园”联动战略计划,松山湖将在市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通过与专业镇、中心镇、水乡片、生态园、虎门港等区域联动,通过在前沿科技、新兴产业、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形成园—镇协同发展,发挥松山湖辐射带动作用。探索“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带动松山湖新一轮的大发展。

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计划,松山湖将借助东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东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多个市级平台,加快人才载体建设,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到松山湖创新创业。

近年来,松山湖的稳步发展,为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引擎带动作用。而今,这个环境优美的国家级高新区,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又朝着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此文由 广西资讯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地址:http://www.krqzj.com/zixun/10294.html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暂无评论